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2023—2024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闽委教办思〔2024〕1号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时间:2024-01-05 15:16

各高校: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研究,省委教育工委决定于2023-2024学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 

  二、活动对象 

  全省高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践主题指南: 

  (一)文明探源篇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强调“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福建省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耀眼星辰”。广大青年学生可围绕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漳州南靖东溪窑遗址、昙石山遗址,南岛语族文化、朱子文化、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等开展福建优秀地域文化文明探源行动,通过走访文化遗址、参观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等活动,利用文物、古籍、文献资源等,探寻文化谱系,传承中华文脉。 

  (二)红色文化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广大青年学生要用好《福建红色文化读本》系列丛书,可赴古田会议旧址、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故居(旧居)等场所,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挖掘党史中的精神富矿,讲好福建红色文化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三)文脉守护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倾注了巨大心力。广大青年可通过实地考察鼓浪屿、三坊七巷、万寿岩遗址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情况,了解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生动实践,探寻福建戏曲、歌舞、书画等文化事业发展历程,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等关系的思考,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 

  (四)“闽人智慧”篇 

  福建是文化资源富集地带,自古有“海滨邹鲁”之称,孕育了诸多人文故事和独特创造。广大青年学生可通过非遗文化、海洋文化、陶瓷文化等为切入点,认真研读《你未必知道的福建》《你未能触摸的福建》《你未曾料想的福建》等书目,开展主题研学、志愿服务、剧目编排等活动,了解八闽大地上闪光的思想、革命的贡献、先进的发明、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从“闽人智慧”中感悟勤奋、开拓、智慧的福建形象,增强文化自信。 

  (五)精神文明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广大青年学生可通过观看《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电视音乐片等文艺作品,深入社区街道参加志愿服务,了解“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新风正气福建“名片”的践行活动,访谈“八闽楷模”等先进人物以及福建省新时代宣讲师,研究阐释“福”文化,以青春视角感悟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数字赋能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部署,明确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开启了福建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广大青年学生可调研数字赋能文化创作、文物史料活化等,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拍摄图片、视频以及数字建模等多种手段,创作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精品,探索数字赋能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共同绘制网络文明多彩福建画卷。 

  (七)乡村文旅篇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广大青年学生可实地考察“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初溪村、“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中国‘碳票’第一村”常口村等地,结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探讨乡村推动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文化产业链条优化升级的实践路径,思考和探索在推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的青年时代风采。 

  (八)新闻舆论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多次强调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广大青年学生可寻迹《闽东报》复刊、《福州晚报》扩版等发展进程,了解新闻“月谈会”、新闻“通气会”等工作制度,结合当地媒体在新闻宣传中的历史、优势和作用等,探究党的新闻舆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重要阵地的工作要求。 

  (九)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推动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广大青年学生可围绕闽台民俗、戏曲、茶文化、文学等方面,探寻海峡两岸青年文化的交流形式,思考以文旅交流为纽带,不断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要义;讲好鼓岭故事等,梳理福建改革发展成就、对外交流文化优势等内容,研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中的福建作为。 

  四、组织形式 

  (一)列入教学计划。各高校要认真落实《福建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将本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实践教学安排,落实学生实践学分和教师工作量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和指导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推进互融共促。各高校要紧扣思政课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要点,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之间的配合,以文化实践教学成果反哺教学,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三)深化结对共建。各高校要强化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对接联系,开发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现场教学专题。提倡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联合开展社会实践,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可就近与中小学结对实践。 

  五、遴选展示工作 

  2023-2024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遴选展示工作于2024年4月10日前完成,将评选出省级“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成果”并予以表彰激励。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宣传、学工、教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构成成员单位,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积极配合,提供必要保障,强化育人资源协同,提高活动参与度和覆盖面,增强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确保安全有序。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开展。各高校要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提前认真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各实践团队负责人要做好团队安全工作,保证整个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三)强化宣传力度。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实践过程、分享实践心得,积极主动开展好宣传工作,社会实践的情况和宣传信息稿报送至指定邮箱。 

  (四)及时总结提升。各高校要加强总结凝练,统计基本情况、推选优秀实践成果(包含但不限于调研报告、读书报告、学术论文、文创作品、视频等),主动将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介。2024年3月10日前,以高校为单位提交实践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详见附件。 

  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联系人:张培榕;电话:0591-87091220;邮箱:jytszc@fjsjyt.cn。 

  附件:1.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遴选方案 

  2.社会实践基本情况汇总表 

  3.主要新闻报道情况汇总表 

  4.优秀指导教师申报表 

  5.优秀实践个人申报表 

  6.社会实践成果信息汇总表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2024年1月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