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52号建议的答复
闽教办议函〔2020〕1号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时间:2020-12-21 10:22

  《关于高质量开展青少年游学研学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第1452号)收悉。现将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青少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生活经验十分有益。您提出关于高质量开展青少年游学研学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我厅十分重视,厅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我省先后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划的通知》《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与服务标准(试行)》等文件,分别在闽南、闽西举办了两场启动仪式,召开了4次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研讨会,组织了5期省级培训,统筹省市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探索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育人成效向上向好的研学实践教育发展体系。截止目前,全省建有国家级研学营地2个、国家级研学基地14个,省级研学营地8个、省级研学基地40个,市县级研学基地营地651个;开发小初高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课程五大类326门;规划设计省市县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258条;2017年以来,全省有6000多所中小学校、550多万名学生参加了统一组织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覆盖学校数和学生数分别达75%、78%,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机衔接。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吸纳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注重资源整合,创新内容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工作体系,健全运行工作机制,扎实推动我省研学旅行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一是在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上下功夫。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涉及校内外教育诸多因素,必须加强统筹谋划,整体构建研学实践教育发展的综合体系。要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落实,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健全研学实践教育的工作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统筹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坚持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实践教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机融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二是在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按照树德、增智、强体、育美、重劳的要求,持续推动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营地要不断改善场所条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育人实效。同时,注重整合资源、借力发力,加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场所建设,形成校内外社会教育资源的协同共享机制。省里已遴选了两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下一步还会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各地要依托各地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红色教育和现有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博物馆、展览馆、大型公共设施、工矿企业、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等资源,进行遴选,建设一批基地类别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历史人文类、自然生态类、科普创意类、红色旅游类、文博研学类均可等基地,推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校内小课堂与校外大课堂、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实现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各级各类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要不断改善场所条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确保育人实效。

  三是在价值引领,优化内容上下功夫。研学实践教育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种“行走的课堂”。继续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各地要各校充分挖掘具有福建优势和地域特色的育人元素资源,围绕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劳动文化等主题,规划设计2-5条县域和3-5条设区市级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需求。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为重点,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促进“知与行”“动手与动脑”“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四是在注重实效、常态开展上下功夫。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推动各地各校回忆他在梁家河插队,实际上就是在上社会大学,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那段经历让他受益匪浅。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好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要按照每学年安排1至2次,小学每次1至3天、初中每次2至4天,高中每次3至5天的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精心选择研学主题和内容,注重课程设置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成就,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研学实践教育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并不是简单的“翻烧饼”。要更加注重教育活动的实践性、体验性,引导帮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体验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五是在筑牢强化底线,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安全管理工作既是底线,又是高压线,容不得半点马虎懈怠。要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严格执行《学校大型活动和师生集体外出安全管理规定》,提前拟定活动计划,把好活动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关,倡导推行“五有”工作模式,即:“学校研学有方案、活动开展有备案、应急事件有预案、研学内容有教案、学生学习有档案”,逐步建立一套管理规范、责任清晰、经费共担、保障安全的工作机制。要积极取得交通、文化、旅游、保险监督机构等部门的支持,加快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加强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保障和服务。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转岗一批、选聘一批、培训一批等方式,把比较优秀、有特长的教师充实到研学实践教育师资队伍,积极吸纳在校大学生、退休教师(干部)、社会能工巧匠和家长参加研学实践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教职人员培训,注重教职人员业务素养和能力提升。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福建省教育厅

                                                                                                                                                                                                                                                                                                                                                          2020年3月1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